高低溫試驗箱的等實驗室儀器的購買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前期的市場考察,詢價和上報預算等準備工作,中期根據自己的需求交流來確定型號,最后是等待廠家發貨安裝這一系列的流程走下來都能達到1到2年的時長。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的投入是極其巨大的,所以在前期要對自己準備購買的儀器進行非常詳細的了解也是很必要的。下面就來看看高低溫試驗箱數據指標有哪些,以及購買時需要注意的參數指標等的介紹吧。
為避免空洞的講解不易于理解,我們直接來看這款KMV高低溫試驗箱的詳細數據來參考。
1、機器尺寸和腔體容積
不同的試驗箱尺寸適用于不同的行業和實驗室空間。比如半導體行業,電子元器件制造等行業,用來做溫度老化試驗,耐高溫耐寒試驗的樣品很小,大概是5X2CM的尺寸。做實驗時的樣品數量和體積都不算大。又或者是用戶實際使用的實驗室空間有限,畢竟實驗室里放的儀器種類繁多,所占空間也是不可小覷。體積動輒在七八百升,一個立方的試驗箱,并不是隨便都能放下的。所以近年來可以放在桌子上的,臺式小型高低溫試驗箱也越來越受歡迎。最小體積只有25升,既不浪費儀器空間,也不浪費實驗室空間。所以在購買高低溫試驗箱時,外部尺寸和內部體積(內腔容積)是必須要看的參數之一。
2、溫度
溫度相關的參數是高低溫試驗箱最為重要的參考指標。溫度相關的參數又可以總結為:溫度范圍,溫度波動,溫度均勻度,溫度偏差四項。
溫度范圍
此數值表示實驗儀器耐受和(或)能夠達到的極限溫度,通常含有能控制恒定的概念,理論上在最高溫和最低溫機器也是可以相對長時間的穩定運行。因為最高溫和最低溫也被稱為極限高溫和極限低溫。一般標準要求指標為≤1℃或±0.5℃。(即實際溫度可以在此范圍內有所偏差)
不同品牌的高低溫試驗箱溫度范圍多有不同,沉匯儀器的高低溫試驗箱最廣的溫度范圍在:-70攝氏度-180攝氏度。這個溫度范圍能夠滿足大部分做高低溫試驗的需求。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極限溫度雖能在一段時間內平穩運行,但長時間的高負荷運轉會對機器造成比較大的損耗,所以購買時常用溫度應該大于極限低溫,小于極限高溫,留出一定的富余。
溫度波動度
這個指標也有叫溫度穩定度,控制溫度穩定后,在給定任意時間間隔內,工作空間內任一點的最高和最低溫度之差。這里有個小小的區別“工作空間”并不是“工作室”,是大約工作室去掉離箱壁各自邊長的1/10的一個空間。這個指標考核產品的控制技術。
溫度均勻度
舊標準稱均勻度,新標準稱梯度。溫度穩定后,在任意時間間隔內,工作空間內任意兩點的溫度平均值之差的最大值。這個指標比溫度偏差指標更可以考核產品的核心技術,因此好多公司的樣本及方案刻意隱藏此項。一般標準要求指標為≤2℃。根據上表可以看出,機器在極限溫度下溫度均勻度變化是最大的。
當然為了方便校準測試,試驗箱廠家都會有特點的測試點位。比如沉匯的試驗箱根據國際標準,有較多的測試點位:27點,這樣數量多的點位更密集更均勻的分布整個箱體,也可以進一步提高數據的可靠性。
溫度偏差
溫度穩定后,在任意時間間隔內,工作空間中心溫度的平均值和工作空間內其它點的溫度平均值之差。雖然新舊標準對此指標的定義和稱呼相同,但檢測已有所改變,新標準更實際,更苛刻一點,但考核時間短點。一般標準要求指標為±2℃,純高溫試驗箱200℃以上可按實際使用溫度攝氏度(℃)±2%要求。
3、升降溫時間和速率
當然高低溫試驗箱溫度準確性需要關注,溫度的升降溫速率也需要留意。如果加溫降溫很慢的話,不僅會拖慢試驗進度,也會使使用體驗大打折扣。通過上表我們可以看到,腔體容積是125L、253L、420L、720L、1000L的高低溫試驗箱,從25到180攝氏度的加熱時間分別是64、64、66、51、78,從25到-35攝氏度的制冷時間分別是56、56、60、62、96。除去1立方的箱子體積過大導致升降溫時間較長外,其他尺寸的試驗箱都可以將升降溫時間控制在1個小時之內。而在實際實驗中,我們并不需要將試驗箱加溫或降溫在極限溫度,所以60分鐘可以看做是最長時間。
而且可編程成為恒溫恒濕箱很搶眼的一個功能,越來越多的試驗箱支持編程功能,可以手動設置升降溫速率,達到自己需要的最佳升降溫時間。
關于購買高低溫試驗箱需要注意的參數指標你還有哪些要補充的呢?
|